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艺评在线

无问西东 笔由我心—在坚守中绽放的女性力量——观“雅歌”展感言

来源:搜狐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5-11-24

  作者:徐航


  在当代艺术多元纷呈的格局中,还是有清新温暖的展览让人耳目一新。日前欣赏了由 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学院主办的“雅歌”展。看到何韵兰、裘兆明、林萱、邱坚、孙路、范一冰这六位女性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深邃的精神探索,共同构筑了一道既具东方美学底蕴,又充满当代生命力的风景线。她们以鲜明的个人风格,诠释着对艺术、生命与文化的独到理解,在差异中呈现出深刻的精神共鸣与内在统一。

1bdaeed90eeb41659198a8031e340807~tplv-tt-origin-web_gif.jpg


  一、风格各异的艺术探索

  何韵兰的艺术创作展现出对自然精神的深刻领悟与大胆探索。她以果断的落墨和酣畅的色彩,以水墨和版画的跨界交融,对自然物象进行高度概括与取舍,在“舍”中求得气韵之“全”,画面呈现出比以往更为饱满、肯定的生命力。

74a3286010d84f3f8a1345e74bd4a002~tplv-tt-origin-web_gif.jpg

何韵兰《万物皆有灵》(玛尼的信仰) 70 x50 cm 2025年

  裘兆明同样深谙“减法”的艺术哲学。她通过高度概括的笔触与大胆智慧的留白,剥离物象的繁琐细节,将其提炼为最为纯粹、强烈的精神符号。这一创作过程,不仅是形式的简化,更是从客观“描绘”向主观“书写”的精神升华。

3c0ff8f5ed3344b59bc867fa309a4028~tplv-tt-origin-web_gif.jpg

裘兆明《花门》

  林萱的作品则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性与神秘的梦境空间。她将中国园林、古典意象等元素,巧妙地重组于超现实的画面之中,营造出晦涩而幽深的意境。其作品流淌着对记忆的深深留恋,仿佛将各种时光的碎片凝固在画布上,形成一种既个人化又蕴含东方集体无意识的诗意叙事。

88bbeab860c4456380ecf0067ce2ee9f~tplv-tt-origin-web_gif.jpg

《樱花谷》 丙烯一亚麻布 160×120cm 2017

  邱坚将艺术的触角伸向常被忽视的日常角落。她以卓越的色彩修养,调制出丰富而高级的复合灰色,让那些平凡的静物在低调而微妙的色层中,焕发出沉静、高贵的尊严。她的艺术是内在修养的视觉体现,赋予寻常之物以不凡的光彩。

df1662a85ce847bc9da74c724f1b29bf~tplv-tt-origin-web_gif.jpg

邱坚《听鹂》

  孙路的创作巧妙地融合了东方戏曲的韵律与西方坦培拉技法的特质。她充分发挥坦培拉材料细腻、含蓄的表现力,以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将舞台上的程式、动作与情感转化为静态的视觉华章,实现了跨媒介、跨时空的艺术对话。

51b293cfbdde4194a14f097051b9955e~tplv-tt-origin-web_gif.jpg

孙路《青衣》65X80cm 坦培拉 2008年

  范一冰的艺术探索游走于控制与偶然、传统与现代之间。她通过引导色彩与墨色的自然流淌与碰撞,在保有东方水墨雅致气韵的同时,激发出极具现代感的视觉张力,成功地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属于个人的独特表达路径。

0f005e1fb9fd414a9f5a2615c5b23b83~tplv-tt-origin-web_gif.jpg

范一冰《流动的云》


  二、共性的精神底色与艺术立场

  尽管艺术风格各异,但这六位艺术家共享着深刻的精神底色。首先,她们的创作无一不是内在世界的真诚外化与独立表达。无论是取法自然、回溯记忆,还是观照日常、融合古今,其艺术根源都深深植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内心感悟。

  其次,她们都展现出一种“为自己而艺术”的坚定立场。在纷繁复杂的艺术潮流与社会语境中,她们始终保持创作的自主性与精神的独立性,不以迎合外界为导向,而是坚守纯粹的艺术理想,为内心的真实需求而创作、而生活。

  尤为重要的是,她们的艺术共同彰显了女性视角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坚韧与内在力量,守护并开拓着个人的艺术疆土,其作品既柔韧又充满力量,形成了一种沉静而强大的艺术气场。

  这六位女性艺术家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共通的精神追求,在当代艺坛构筑了一个丰富而自足的世界。她们的实践不仅证明了个人化表达在艺术中的核心价值,也展现了东方美学在当代语境下的旺盛生命力。她们的艺术,因其真诚与坚守而熠熠生辉,成为这个时代一抹深沉而灵动的色彩。

5b98e8856adf41759dd1ea53a3a34195~tplv-tt-origin-web_gif.jpg


作于 2025.11. 20           

 

  徐航简介: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人。历任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总监、《文化月刊》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主任、《艺术生活快报》主编等。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