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 > 作家在线

目光如炬:邓荣辉——阅读达人与写作能手

来源:搜狐    编辑:Luisa     浏览量:
2025-09-03

(通讯员:王宁)第一次认识邓荣辉是在去年12月份的一场读者交流会上,他对文学的真诚态度,对批评的真知灼见令我印象深刻。这个九零后小伙子很有个性,喜欢结交认识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和事物,喜欢谈论所有与文学相关的话题,但却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文艺青年”,因为,他总觉得这种称呼是业余的调侃。

8398eb3b20428387adc4baadb921b41a.jpg

今年26岁的邓荣辉,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从大一开始,他就经常一个人待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看书写作。他十分痴迷于文学阅读和写作,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过诸多文学写作类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创意写作大赛一等奖”“湖南省写作竞赛二等奖”,组织编写《大学生优秀文学作品集》等。大学时期,他还为了更好团结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开展文学社团系列活动,曾创办衡阳师范学院文学评论学会和衡阳师范学院国学社。2021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自己家乡——湖南祁阳,在当地一所乡镇中学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73cecb8ee1159bd5758770e85ff05db3.jpg

微尘如光,阅读永恒。邓荣辉老师自从参加工作后,他时常感概时间不够用,没有充足安稳的读书时间,没有良好安静的阅读氛围,不过这些困难根本无法阻挡他的阅读决心,他努力适应环境,花钱买书藏书,线上线下积极地参加各类读书分享会,他仍喜欢看书,仍在坚持阅读。他会规定自己每天的阅读任务,他会追问一个又一个阅读批注,他调侃自己如果当天没有完成阅读任务,那就无法安心睡觉。他在自己所在班级努力推行师生共读文学名著,定期分享阅读心得。2023年3月,他所带的班级获评“永州市书香班级”,他本人获评“永州市书香教师”。2024年12月,在“第五届新时代青年文艺论坛”上,他有关文学理想与写作信仰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与肯定。今年7月,他受邀参加上海市崇文图书馆的文学研讨会第七期,在会场上他进一步阐释了自己丰富的文艺理论知识源于广泛阅读和坚持积累,重申了“文学经典是不分时间空间,能引起人们反复阅读,产生普遍共情共鸣的著作”的理念。

cf1d2a63c1f20afc7ae105dcd85d05f8.jpg

坚持写作,目光如炬。邓荣辉老师秉持“文以载道,超越局限”的写作信念,从2015年到2025年,从“中文系学生”到语文教师,整整横跨十年忍受孤独,坚持文学写作与创作。大学毕业后,他开通了“千古道”微信个人公众号,将自己每天随想灵感写成生活随笔,逐月上传发布,同时他还加入了“知网文库”青年学者行列,定期将文献综述与教研论文上传发布,供同行专业读者学习交流。听他自己亲口讲述,目前写作总量已达六十多万字,其中教研论文约二十万字,文学与生活随笔有十余万字,在《中国教师报》、《语文教育研究》及《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等国家级期刊、报纸杂志上发表教研论文和文学评论文章三十余篇。从2021年至2024年,他撰写的教研论文多次获评湖南省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2025年3月凭“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获“知网文库·作文周刊”主题征文二等奖;2025年7月获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二等奖 ;2025年7月参加第五届“湖湘教师阅读写作训练营”,文学评论“小说人物悲剧的文学化分析:以《祝福》中祥林嫂为例”获征文比赛特等奖,2025年8月获第三届全国原创文学竞赛一等奖。

当代知识青年的模样应该是怎样的?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像邓荣辉老师这样始终专注文学阅读,坚持书写创作,始终沉浸自己的文学世界,在自己的文学热土与教育园地里默默耕耘,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钦佩的。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