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产业

科技+文化融合,正为“一带一路”书写新叙事

来源:中华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5-11-21

   过去十多年,“一带一路”更多与港口、铁路、桥梁这些“硬”基建工程联系在一起。现在,科技+文化的融合,正在塑造一个更亲切有温度、更面向寻常百姓家的“一带一路”。

   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上,来自沙特阿拉伯、意大利、巴西、柬埔寨、蒙古等15个国家的学者、政府代表,以及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腾讯智慧文旅、完美世界、科大讯飞等文化行业代表约400人,共同探讨:

   AI时代,科技与艺术如何共生共融?如何以“科技+文化”的双轮驱动,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图片18.jpg


融合新篇

   当天,大会别开生面地以主题戏剧《艺术与科学的千年之约》开场,将科学与艺术、传统与数字的对话以新的表达方式呈现。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迎来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曙光,”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毅表示。

   尹毅认为,艺术创作融入了诸多的学科知识和科研成果,正在打破艺术学、材料学、信息技术、法学、经济学之间的壁垒。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既懂艺术审美,又精通科技应用的创新人才,相关的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为艺术与科学融合注入了新动力。

   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涌现,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新赛道。

   在文化传承层面,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让古迹虚拟修复成为可能,沉浸式数字体验让大众感受到背后的鲜活故事;在文化传播层面,一批深度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中国文化爆款产品,更是跨越语言阻隔,将其魅力送达全球。

   前沿科技正在改变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式,而中国企业在此过程中走在了前面,正在树立新标准。


爆款破圈

   近年来,动漫、游戏和电竞等新兴业态,凭借其与生俱来的科技+文化属性,其表达力和感染力成为传递文化价值的前沿平台。

   今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4亿元票房登上全球动画电影之巅。其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中国传统水墨画融入3D动画。海外上映后,外媒用“超越文化边界、传递人性共鸣”予以评价。

   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总编辑伊迪在演讲中介绍了另一个典型案例——去年举办的CS上海Major。这场全球顶级电竞盛事吸引了近万名海外观众赴沪观赛,带动文旅等消费增量约3.7亿元。

图片17.jpg


   电竞,正在成为连接各国新一代民心的通用语言。

   在上海Major现场,CS中国音乐盒秦腔《花脸》和壮族民歌《诶嘿》响彻舞台,中国文化与潮流电竞精彩碰撞,通过直播英语、俄语等20个语种,传递给了全球直播流约23亿观看人次。

   像这样每一个成功出海的文化产品都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本无交集的各种肤色人们因为喜爱汇聚在了一起。这让抽象的“交流互鉴”变得可感、可触,更加贴近“一带一路”倡议所追求的民心相通。

 

企业路径

   “一带一路”的愿景,既为文化科技企业指明了机遇,也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技术,企业应当如何行动,才能打造出更多能引发全球共鸣的文化爆款?

   伊迪对此分享了三个实践中总结的观点,第一是以技术为引擎,驱动企业内核的持续进化;第二是以体验为尺度,用技术重塑文化产品的价值;第三是以文化为根基,为全球传播注入灵魂与亲和力。

   作为一家拥有鲜明技术基因的数字文创公司,完美世界正在致力于将AI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的创作流程,目标是通过技术赋能,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与互动深度的体验。

   就在最近,完美世界研发的《女神异闻录5:夜幕魅影》获得TGA 2025最佳移动游戏提名。该产品今年6月登陆海外后,获得35个国家及地区iOS游戏免费榜Top1,是中国游戏出海的又一成功案例。

   展望未来,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一带一路”的合作内涵正日益丰富,科技+文化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催生新模式、新服务,深化文明互鉴的核心引擎。

当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民心相通便水到渠成,为“一带一路”正书写新叙事和新的时代注脚。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