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来到南京的东南大学,讲述校园青春版《牡丹亭》背后的故事。在记者招待会席间,白先勇也回忆起与南京城的不解之缘。从玄武湖到紫金山,从《解读红楼梦》到《牡丹亭》,白先勇不断与青年学子交流、分享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获取的养分及经验。
一件守正创新的云锦艺术品呼应一生厮守的精神原乡
白先勇的创作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他的文字承继了古典文学的典雅,同时也直白的表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生厮守的精神原乡”。他甚至认为《红楼梦》是对他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品。白先勇从小学就开始沉浸在《红楼梦》中,对书中人物的塑造与对话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出版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更成为红学入门及爱好者必读的经典读物。
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后,白先勇也提到,文化复兴要从传统文化里汲取灵感,但不能因循守旧,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再创新。“尊重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精髓,都是现在和未来年轻人的文化养分。在招待会尾声,知名网络文化博主赵健送上一幅云锦博物馆现代艺术品《玉堂富贵》。当原本《红楼梦》里所描写“妆金敷彩”的华美服饰成为代表现代文化复兴的艺术品,呼应了白先勇一直倡导的, “我们现在讲民族复兴,重要的就是文化复兴”。
传统不泥古 创新不离根
白先勇自2004年启动青春版《牡丹亭》制作以来,以“传统不泥古,创新不离根”为理念,这部时长达9个小时的大型昆曲,之所以定名青春版《牡丹亭》,在白先勇看来“象征着昆曲生命,青春永存”。如今,该剧已在全世界巡回上演逾20年、超500场,吸引观众达80多万人次。此次致赠的南京云锦博物馆艺术品《玉堂富贵》也呼应着“传统美学要有现代表现”的文化复兴理念,将人类非遗云锦寸锦寸金的龙袍织造技艺,以更为现代社会所共鸣的艺术品为载体。
锦面以玉兰、海棠、牡丹三种花相配,取玉兰的“玉”再取海棠的“棠”,谐音成为“玉堂”;牡丹花本是花中之王,被称为“富贵花,因此组成了“玉堂富贵”的主题。画中玉兰初吐芳华,一对翠鸟正在枝头啼叫,海棠飞艳溢彩,牡丹姹紫嫣红一派生机,整体呈现出繁花似锦、满堂生辉、富贵吉祥之气象。
展现文化复兴的多现代表达方式,云锦博物馆更受文化名人认同
白先勇,作为一位当代的重要文化人物,守护着中华文化的根基。他用自己的文字与行动,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会遗失,而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活出无限可能。 “我的故乡是中华传统文化。”白先勇在最近的采访中深情地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依恋与追思。云锦博物馆,也正在同一条文化复兴与民族自信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