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智能・高科

202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暨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成功举办

来源:中华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5-08-05

  由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美有关合作方联合承办的2025年“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以下简称“创客大赛”)总决赛于8月2日至8月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同时,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和“推动未来3年欧洲青少年来华规模翻番”的重大倡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协同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于8月2日至4日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2025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以下简称“机器人创新交流营”)。两大活动吸引了来自中美近500名青年创客和200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土耳其、瑞士、波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共同参与,展开跨领域、跨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流。

7d5a8a55-038b-475f-ae29-34ca1585224b.jpg

  创客大赛:激情碰撞,创意飞扬

  创客大赛:激情碰撞,创意飞扬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中美青年创客们齐聚一堂,全情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于此交汇,智慧与激情碰撞,不断激发新的灵感火花。

62e3e6d7-8e85-4ded-82f1-b9db8b7e85f2.jpg


0f3c3fd1-3364-4642-9dbe-78d31cc34ab3.jpg


6ac41c45-eea2-4860-b7f3-e412f9024424.jpg

  紧张的路演答辩环节,青年才俊们全情投入,展现了非凡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现场评委对创新项目给予高度肯定,赞赏青年创客将技术探索与社会愿景深度结合的实践路径。在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中,涌现出一批关注可持续发展、富有社会意义且兼具实用价值的新颖项目作品,充分彰显当代青年以科技回应时代命题的担当与热情。

242da434-0844-4f48-9411-de3df5f54b29.jpg

  机器人创新交流营:科技为桥,友谊生根同期举办的“2025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汇聚了来自多国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为期三天的密集交流与协作中,各国青少年突破语言与文化壁垒,携手并肩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践。

2dc9ae60-2eab-4de1-8ff8-59da491e0ebe.jpg


bf18e0ca-44b1-4640-a9e3-ec38967fa9f1.jpg

  活动不仅点燃了青少年们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无限热情,更成为他们增进相互理解、建立真挚友谊的坚实桥梁。大家在协作中学习,在竞技中进步,共同感受科技魅力,播撒友谊种子。这场跨越大陆的科技对话,成为践行全球青少年创新协作的生动范本。

35840553-63e5-47f6-aea0-620192020e0a.jpg

  颁奖典礼:见证创新友谊双丰收2025年“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暨2025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颁奖典礼于8月4日上午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举行。

8df68458-7feb-4731-bc0a-ecca2cfe0b1d.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先生,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先生,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先生,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祁永清先生,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军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美大处处长毛冬敏女士,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四级调研员赵德璧先生,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评委会主席胡楚雄先生,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理事长李军先生,波黑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萨沙·克拉古利耶先生,瑞士驻华使馆科技与教育处副主任白喜林女士,匈牙利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鲍洛安先生出席颁奖典礼。创客大赛评委、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青少年创客等共同参与。智慧之声:启迪未来共创之路活动中,与会领导和嘉宾相继致辞。

fbbb4d1c-aca9-4cb4-a893-65076fd6b2d6.jpg

  赵磊副司长在致辞中指出: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8万青年参与,聚焦低碳环保、公共卫生、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创新探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创新开辟了中美联合组队赛道,收到11件优秀作品,并同期举办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活动。这种以科技为媒介、以创新为纽带的交流模式,体现了中外青年对创新创造的热情、对交流的渴望,为中外人文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无国界,青年即未来。赵磊副司长在致辞中提出三点与大家共勉:一是希望青年朋友永葆创新热情;二是希望大赛组委会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三是希望各位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87310019-002f-4534-ac64-2bae3864ac2b.jpg

  王大泉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为连接中美青年创新力量的重要桥梁。经过十余年发展,赛事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为两国青年搭建了开放探索、协同创新的独特平台。今年大赛在中国13个分赛区和美国2个分赛区同步展开,累计吸引23,500余名参赛选手,报名团队超4900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两地分赛区通过云端协作,促成14支中美联合组队,架起了跨越大洲的友谊之桥。而“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通过机器人创意交流、人工智能马拉松、友谊竞赛等方式,为青少年朋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宝贵机会,也为大家提供了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不同思维交流互鉴的学习平台。

33819928-8a93-458f-a712-17afef11eeca.jpg

  祁永清副书记表示:经过多年打造,此项注重人文交流、对话合作、倡导创客精神、引导青年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型国际赛事,已经发展成为两国数十座城市、上百所高校参与的重要创新活动,引导和调动中美两国青年科技创新热情,集聚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业态,也对助力北京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87c1eae-39fa-4bca-87d5-adfd50ee131c.jpg

  赵军副主任表示:中美青少年在机器人创意设计中结下的友谊仍历历在目。今年,“智创未来,青春同行” 的主题让交流半径进一步扩大。两天里,不同语言的团队用代码架起沟通桥梁,文化各异的青少年为共同创意调试程序,作品展示时眼中闪烁的向往,正是科技无国界、青春共成长的生动写照。青少年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新生力量,科技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坚信当更多青少年在此相遇相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必将更牢固。

bb4d7e23-bac4-4d80-9a59-32b837807ff0.jpg

  中美联合组队学生代表来自杭州赛区随机应电团队的俞增感言到:我们的团队从萌生想法到后续的一步步推进都在不断的取得进步,不断的进行纠错,以我们的产品需要去解决的实现问题为目标不断靠近,契合大赛创办的理念与我们的想法和方向为一体,将创客精神贯彻。我们克服了时差和沟通障碍,共同解决了多个难题,确保产品推进符合双方预期。中美创客大赛不仅仅承载着两国创客之间的友谊,也在开拓着两国创新桥梁的未来,促进中美两国青年创客在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合作。荣光共耀:情谊硕果同辉创客大赛主赛道角逐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24名及优秀奖若干;职业院校分赛道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及优秀奖若干。1支中美联合组队获“中美青年合作优胜奖”,另有13支队伍获得“中美青年合作奖”。晋级决赛主赛道及分赛道项目最多的院校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大赛筹划组织过程中,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付志勇、李滨、李振之、石江宏、王昱东、郑岩峰获得“中美人文交流贡献奖”。

70e9df59-db65-4f54-9f27-6986c2dbbc32.jpg


dfa01693-48da-4f12-ba71-5861f99ba310.jpg

  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活动分别产生了1支科技之星、5支空中竞技之星、5支探秘之星和5支团队精神之星共16个团队奖项,表彰在创新精神、无人机操控、机器人编程、团队协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少年团队和个人。颁奖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是对青年们智慧、汗水与协作精神的最好嘉奖。

dc6d7a5a-8973-4815-8534-59934bac8451.jpg


a6522a0c-1516-479c-8607-ea044b0d6132.jpg

  深耕十一载:以创新为纽带,共创美好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共创未来”的主题,已累计吸引超过8万名中美青年才俊热情参与,孕育产生了近2万件充满智慧与创意的作品。大赛不仅强调开源共享文化、引导创意向实际应用转化,更推动两国青年关注人类未来福祉,促进中美创客文化与生态的共同建设,助力青年创客社区和众创空间环境优化,培育青年创客成长成才,最终实现创新方案的分享与合作行动。

a684c461-0ec3-48b8-8a6b-5c02fee453ae.jpg

  2025年大赛设立职业院校专项赛道,推动创新教育普惠化;设立“中美联合组队”奖项机制,强化协作基因。大赛不仅是一个竞技的舞台,更是一个鼓励自由探索、深化协作创新、促进青年友谊的独特平台。当两国青年创客以开放的心态携手,用创新的语言对话,共同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时,他们不仅在创造技术解决方案,更是在浇筑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基石,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大赛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理念,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在青年一代身上的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