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艺术访谈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专访书画大家沈学仁先生

来源:环球文化网    编辑:小辉     浏览量:
2009-01-01

  19岁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来到北京;

  1978年创办百花会;

       1980年与画友创办中国花鸟画研究会;

       1979年参与筹建北京画店,之后旅居海外多年;

       1999年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

  2008年5月,在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他的美术馆被评为成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馆之一。

       这家美术馆的主人就是沈学仁先生,一位醉心于书画的行者,他的传奇经历俨然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艺术史水墨画,他的人生足迹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的人生变迁。

201284132025963.jpg

笔者与沈学仁先生

  来到沈学仁先生家中,除了芳香四溢的花草陪衬,就是满眼的书画古董,可见主人对艺术收藏的爱好之深。沈先生笑言,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家作品自己基本都有收藏,而自己现在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喜欢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然后画画创作。

       沈学仁先生早年受教于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等老一辈艺术家。1982年开始去新加坡办画展,然后留学巡展欧美亚二十余年。在国外学过英文,读过博士的他,深谙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和西洋画的结合,在广收博取的同时,他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融会贯通,创造出一幅幅气韵神动,符合时代发展表现时代特征的作品。尤其是其花鸟画,栩栩如生,顾盼有神,能与观者产生共鸣,博得不少东西方收藏家的青睐。

       在北京王四营观音堂文化大道的沈学仁美术馆,一进大门,我们能看到一幅生趣盎然的画作——《神秘的版纳密林》。这幅创作于1979年的作品,整个画面构图和谐唯美,色彩过渡明暗有致,郁郁葱葱的原生态森林中,绿叶红花依偎缠绵,中间蹲坐着一只母猴带着一只小猴在休憩,神情悠闲自得,旁边还有一只猴子倒挂与树枝中,神秘而充满诱惑的森林与猴群和谐相处,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充斥了整个画面。画作边角有沈学仁先生题词: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很多书画收藏家对这幅画喜爱有加,愿意出高价收藏购买,沈学仁先生都婉言谢绝了。历经岁月洗礼,如今这幅画作已成为镇馆之宝,它在沈先生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更加无与伦比。还有一幅吴作人先生题词“振羽”的画作,里面一只稚拙可爱的小鸭子腾空而起,步履蹒跚却又急于奔跑的神态相映成趣,迎风招展的芦苇和展翅而起的鸭子构成了一片素雅极致的美景,给人以无限遐想。

       针对现在的迷乱而略显低迷的艺术市场,沈学仁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许是因其早年长期旅居国外的生活体验,让他深刻体会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体验的完美融合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艺术家是通过作品来反映其文化修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通过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的体验,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的艺术精品。在国外的周游列国是如此,在国内十余年的跋山涉水更是如此。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经历过这种以亲身体验为基础的素材积累,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佳作。他一直强调艺术创作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的艺术作品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也才能引起共鸣值得珍藏。他说:“唐朝是我们古代鼎盛时期,在艺术上比如绘画、舞蹈、音乐都表现出富丽堂皇的盛世景象。“飞天”的金碧闪烁,诗歌的家喻户晓,都体现了当时繁华昌盛的社会风貌。就像当今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在逐步提升,奥运会的开幕,更体现了我们文化盛世的繁荣景象。然而,也有个别年轻人专门画一些伤感隐晦、自娱自乐的作品,如果是晚清末年或者是民国初年,可以理解,换到现在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就像旧社会的小脚女人,当时看起来很美,现在只能是愚昧无知的象征,这样的作品也不利于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应该多创作一些典雅高贵让人愉悦的作品。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从艺心态,也是客观反映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对于当前金融震荡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沈学仁先生认为随着经济的低迷,对艺术收藏市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艺术品的高端市场基本上不会有影响。艺术品的收藏价值都是跟它的历史人文来龙去脉有关系的,真正稀有艺术珍品,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即便是经济低迷期,也会不乏买家。这便是艺术品区别于股票和地产等一般商品的魅力。他说:“这次世界性的金融震荡对我们来说是影响最少的国家,以前在国外,别人问我,中国的画这么好为什么这么便宜,我说这个很简单,当法国最强盛的时候法国的画也最贵,而当美国经济发展起来后,经济中心移到了美国纽约,美国的画最贵。任何一个国家富强了自然要宣传自己的文化,美国的画作之所以卖的那么贵,是跟他们的经济强盛有直接关系的。近两年我们可以更深刻的感觉到一些明显变化,中国的书画家频繁的出国展览,宋祖英在维也纳放歌世界,这些事情,在改革开放之初都是无法想象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价值以后也会逐步提高,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多年旅居国外的从艺经历,也让沈学仁先生深刻体会到了艺术阅历以及西方艺术教育对于从艺者人生道路的影响。沈学仁先生说:“在国外,美术学院的教育家和职业画家是两个自由独立的领域,而在中国是分割不清的。教育家很大程度上成了艺术家的进身之阶,在中国,大部分是美院教授,然后才是书画家。这样的培养方式容易出现复印机,正因为当年深受苏联影响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的艺术教育一开始就趋向西化,譬如最开始的学习素描、色彩、西画,到最后才是我们的国画、水墨、诗词、书法等,这实际上是绕了个大弯完全颠倒过来了”。

      所幸的是沈学仁先生出国时间比较长,见多识广,在国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也让他更深刻地了解到东西方艺术的博大与差异,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位旅居国外多年,且经营画廊成绩卓著的书画大家,沈学仁先生仍然坚持笔耕不缀,同时,他对年轻一代的从艺者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希望年轻一代的从艺者要趁着国家日益富强的大好时机,不断学习和创作,并能持之以恒多创作符合时代精神风貌的佳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正是这种严谨踏实的从艺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他。
       就像那“神秘的版纳密林”,每一寸“肌肤”,都凝聚着这位艺术大师人生足迹难以割舍的点点滴滴。

     环球文化网 王绍军)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