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国际聚焦

《道·器》虚空绘画主题石良个展意大利罗马开展

来源:环球文化网    编辑:Ruby     浏览量:
2019-12-26

  意大利时间2019年11月9日下午6:30,《道·器》虚空绘画主题石良意大利罗马艺术个展于罗马视觉领域艺术空间开展。这次展览受意大利罗马基金会特邀;由意大利著名艺术批评家詹卢卡·马奇亚尼、中国策展人田恺先生共同策展。

罗马基金会主席艾曼利奥·艾曼特(Emmanuel Emmental)先生接受采访

      展览开幕当天罗马基金会主席艾曼利奥·艾曼特(Emmanuel Emmental)先生、罗马艺术舞台同盟协会兼视觉空间会长佛朗西斯科·卡尔都奇(Francesco Carducci)、意大利罗马展览大厦馆长克拉拉·托西·潘菲莉(Clara Tosi Pamphili)、 意大利罗马马克罗当代美术馆馆长德·弗尼斯 (De Finis)、罗马当代画廊瓦伦蒂娜·博诺莫(Valentina Bonomo)、罗马重要收蔵家瓦内利奥·萨巴拉(Valerio Sbarra)、罗马竼蒂岗红衣大主教梅鲁拉纳艺术博物馆馆长兼收藏家佛拉米尼亚·切拉西(Flaminia Cerasi)、 意大利国家24 小时文化晚报记者马可·罗西(Marco Rossi)、意大利艺术家托马索·卡谢拉(Tommaso Cascella)、意大利艺术家马特奥·巴西雷(Matteo Basilé)、意大利艺术家达维特·卡谢拉(Davide Cascella)、艺术家马林(Ma Lin)等多位来自意大利各界名流及著名艺术家作为嘉宾参加了本次开幕式活动,开幕式当天共有数百名观众,展厅内盛况空前。



  此次展览展出了部分石良先生近年来最新创作的作品,它们代表了石良先生近年来在艺术创作及艺术理论方面的最新思考成果。

       作为策展人之一,意大利著名艺术批评家詹卢卡·马奇亚尼在石良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虚空主题。“在这堵大墙上,有数百个中国古代的小案上案,这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排列,在这个序列中,该象征物体所带的记忆重新定义了静物的巴洛克式公式。这些小案上案作品在有序的积累罗列中,既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的故事情节。就好像是一个哑了的管弦乐队,在这个乐队中,特色就是重复地围绕虚空主题的对立谱写一首形而上学的歌曲。这套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入木三分的感觉,是石良理念模式的诗意化表现。作品展示了他的肖像学、空间和非可视重量的做法。是一个很完美理想的作品,吸收了现实元素,并重组后,把它升华到了虚空的状态。”詹卢卡·马奇亚尼评论道。“他的绘画、装置和雕塑,都沿着源远流长时间来思考,介于自然与文化、美丽与残酷、理想与真实之间。作品直接转变成具有精神活动的文字形象,类似于苦行僧围绕着一个理想中心旋转,纯粹地就好比变成了哲学星系的宇航员。”

       “纵观石良从创作之初延续至今的所有作品,均围绕着人的主题。从早期探索人的生物属性——惶惑、倦怠的男女,空洞的眼神,画中的人物呈现的特质完全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对立,人文精神的反面,在这两者之间,石良似乎在有意识地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连接起来,从欧洲人走出黑暗中世纪之初充满了世俗快乐的面容,到现实挤压下中国男女的众生态。”在策展人田恺看来,石良对事件或者事物中的象征性深度着迷,这种曲折的表达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完全契合。“比如,变形十字架上的孱弱的男人,作品的材料,是北京高碑店工作室附近得来的旧门板,石良将其改造后,画上一个无法确定身份的男人形象。后来石良将这个装置放置在意大利一个中世纪洞穴教堂里,十字架的斑驳质地和洞穴的历史感浑然一体,整个场景传递了一种宿命的气息。另一件作品,用马桶圈装帧的新生婴儿肖像,手里紧紧攥着母体带出的节育环,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人生存的权力和尊严。这两件意象对立的作品,一个死一个生,一个无力,一个倔强,石良用这两件作品的并置表达一种广阔的维度,试探信仰的边界。”

  此次展览在艺术界和学术界反响热烈,众多藏家及艺术机构对展览给予极高的评价。展览开幕后作品即被罗马基金会收藏。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1日。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