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国际聚焦

展讯|四方-北京好园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Cardinal Points — Art Exhibition )

来源:环球文化网    编辑:绍军     浏览量:
2017-12-18

海报

  四方-北京好园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Cardinal Points

  Beijing Haoyuan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艺术总监:董剑霜

  ArtDirector : Jenny Dong

  策展人:陈蒙

  Curator : Chen Meng

  助理策展:王金杰

  Assistant : Wang Jinjie

  出品人:郝辉

  Producer : Angela Hao

  

  参展艺术家:

  刘国松[台湾]   张方白   李晓刚[日本]   吴震寰   尹朝阳

  马轲   韩中人   多巴 [西班牙]   董剑霜[荷兰]   陈蒙

  Liu Guosong / Zhang Fangbai / Li Xiaogang / Wu Zhenhuan / Yin Zhaoyang /

  Ma Ke / Johnny Han / Cristobal Ortega / Jenny Dong / Chen Meng

  

  VlP开幕:2017.12.31 14:00 -17:00

  展览时间 : 2018.1.1 - 2018.1.5

  展览地点 : 北京好园(南锣鼓巷帽儿胡同)

  BeijingHaoyuan (Nan Luo Gu Xiang Mao Er Lane)


前言 | PREFACE

文/陈蒙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大家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各种绘画形式与画种已经不再是讨论的重点。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人可以画,外国人也可以画。就像西方的油画,中国人现在也画得非常好。很多东西逐渐交汇融合,甚至已经超越地域文化和种族。

  近现代几十年中,全球的文化时刻向我们扑面而来,中国艺术家兼容并蓄地学习和拥抱多元文化。伴随着认知的趋同并超越其传统边界,即使他们的艺术作品扎根在本土文化或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本土的现代主义或其传统语言,而文化背景本身也随着它与世界大环境的联系,变得全球化起来。现在的艺术家正活在极速改变的意识状态里,因而中国艺术家不能只停留被影响的状态,或怀着只模仿表面而不创新的态度。他们应该变得更自信更反叛,自信地对那个称之为权威的西方具有反叛意识;对那个称之为传统的中国也具有反叛意识。我们只有在反叛中才能触碰到核心,解构以往,重组未来才能让中国艺术走出一条新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纵观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出现不自信的表现,这种情况导致了由内而外的创新力的缺失以及自身认识的不足,也同样导致了自我合法化能力的缺失,才出现了以下三种毫无意义的划分。第一种是保守的传统绘画;第二种是完全西化;第三种是中西结合。事实上你很难说哪种最好,其实适合自己就好,艺术就是做自己,因为艺术最终是个人的。创作者个人和他的作品及对待艺术的态度,学识修养、行为方式,这些构成了艺术家个人综合的魅力。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大时代大背景里去比较去衡量,你的作品是否显得独特有见地,这就足够了。试想,如果有这么一个保持个人品质和独立性所组成的优秀群体,一定会在国际上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本次展览本着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一种学术性尝试模式,挑选几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代表性艺术家。在全球文化艺术呈现东渐的趋向下,我们选择最具中国人文特色的座落于南锣鼓巷帽儿胡同的四合院“好园”为展览场地,以“四方”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寄托着我们的初衷:海纳百川,辐射四方。

  艺术家 | ARTISTS

  刘国松 / Liu Guosong

  1932年生,山东青州人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美国艾荷华大学与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台南艺术大学研究所所长、国内多所重点大学与美术学院的名誉教授,现任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他是唯一获得了两岸最高荣誉「国家文艺奖」和「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收藏其作品的美术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共有八十间。

  自述:

  一个艺术家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表现自我的个性,创造个人的风格,更要建立独自的思想体系。我是一个中国人,也长在中国,受的是中国的教育,说话与思想都是用的中文,如果我真能在作品中将自己表现出来,并创造出个人独特的画风的话,它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刘国松 / Liu Guosong (b.1932)

漪:(九寨沟系列十三)

71 x 74.5cm

水墨及塑胶彩纸本镶框

2001


  张方白 / Zhang Fangbai

  1965年生于湖南衡阳

  1991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学士学位,199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课程班。1991—1995 年任教于湖南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5—2001 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02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博士课程高研班

  现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设计系油画教研室主任,中国油画协会会员

  自述:

  中国艺术的灵魂之路,是由范宽、徐渭、八大、黄宾虹、颜真卿、怀素及汉代、北魏的碑文刻写者等等组成的。我自觉地追随这条艺术灵魂之路,聆听、感应、接近这个灵魂的召唤。在漫长的岁月中努力,就是要复兴这条灵魂之路。这条灵魂之路,也帮助我穿过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迷雾,从而形成我自己。我画鹰的标本,是对现代人精神离去的悲哀;我画塔,是对中国人内心信仰缺失的忧虑;而一笔弧线,则是在一瞬间中体验禅意。

  艺术语言一直是艺术家存在的显现,我的艺术语言,起步于抽象表现。通过长期对中国水墨、碑帖、线条的体悟,逐渐形成画面中毛茸茸的线条和凝固的造型。我不太在意对艺术的种种玄说和花招,我体会到对绘画造型个性化的追求以及低沉的劳作,更能接近道的精神、艺术的本源。

张方白 / Zhang Fangbai (b.1965)

蓝天-1

350x290cm

布面油画

2014


  李晓刚 / Li Xiaogang

  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3 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 年考入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研究生部。1992年赴意大利研修文艺复兴时期蛋彩画、湿壁画。2001 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

  现任职于日本大阪市国立教育大学,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与东京银座 ARTONE 画廊签约并每年举办个展,作品为美术馆及个人广泛收藏

  我最喜欢他画的女人。这些女人,高贵而犹豫,正符合了我对女人的最高级的想象。这是些大女人,不是小女人。这样的女人身上,洋溢着高尚的色情,是人性和神性的结合,超凡但并不脱俗。我也喜欢他画的风景。那些河,河边的房子,房子边的树,河上的桥,河里的水,水中的倒影,都是感性的,既是实物的写照,更是梦中的幻境。

  ——摘自莫言《大画家李晓刚》


  吴震寰 / Wu Zhenhuan

  1968年生于广东

  历任北京《当代主义》、《前哨艺术》、《盗画空间》杂志主编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宋庄书法院执行院长

  TREE 国际当代艺术中心美术馆长,上海品伊国际艺术馆长,吴震寰当代艺术馆长等

  自述:

  绘画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或者一个政治家他最后最末端的一点小玩意而已。对于我来说,一个艺术家就是一个修行的人。他就是用一辈子的心力、真诚、努力,慢慢去修行,让自己变成一个相对完美的人,相对于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吴震寰 / Wu Zhenhuan (b.1968)

如山图

320x520cm

布面炳烯

2012


  尹朝阳 / Yin Zhaoyang

  1970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

  199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6 年至今居于北京

  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青春残酷”系列引起关注以来,从“乌托邦”、“神话”系列,再到“广场”、“辐射”和近年的“山水”系列,在绘画领域不断尝试,获得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作品为美术馆及个人广泛收藏

  自述:

  有时候我希望那些大师带路,来到真正的源头,这可见太行之于荆浩,黄山之于黄宾虹,维克多山之于塞尚。这些大师以他们看似有限的选择接近自己。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拒绝,给自己的灵魂以山林的抚慰,离开仅仅属于概念的纠葛,我知道那不是逃避,简单的做法是,圈一处名山做出发点,从中照见自我,慢慢生长,成全自己。

尹朝阳 / Yin Zhaoyang (b.1970)

白石黑松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7


  马轲 / Ma Ke

  1970年生于山东淄博

  1994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8 年,借调文化部赴东非援教一年

  200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获硕士学位

  现为自由艺术家,作品为美术馆及个人广泛收藏

  自述:

  绘画的故事实际上是画家的故事。与我出生的年代相比,“画家”的概念,本质和属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我而言,我的“画家”生涯开始于一个朴素的想法:把画画好。可如何把画画好呢,我把它理解成一个过程。最好它能和人生一样长。我尝试一个又一个的标准,努力进去,又挣扎出来。在否定中辨识自己。这个艰难的过程还伴随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才是一个画家,如何才算得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画家。这越来越难,今天,我们知道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伟大画家,也可以看到同时代几乎所有的杰出绘画。但我知道不能像他们那样画画。但又必须和他们一样,尽力成为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这几乎是决绝的选择,不断的疏离和抛弃,直到完全的独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

马轲 / Ma Ke (b.1970)

畸人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3


  韩中人 / Johnny Han

  1962生于辽宁鞍山

  1991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作品为中央美院陈列馆、长城艺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德国汉高公司、加拿大使馆等机构和私人收藏。作品发表於《中国当代绘画交流》收藏图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艺术界》、《画廊》、《中央美术学院四画室》

  自述:

  我的作品表面上看起来给人很痛快的感受。但是创作时每幅作品的经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许多作品都是经过数遍推敲,才能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感受。有时还需要在颜色没有干的时候接着画,否则就没有色彩融合在一起的效果,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给人以快速的感受。

  近些年我不太喜欢描摹细节的刻画,倾向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强调人类与社会自然并存的关系,所以说我的作品都是抒情性质的。创作中全身心投入,也希望自己的作品从思想精神到表现手法,都能达到一致。这是我多年创作时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将境界、思想和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主要问题。每个有思想的艺术家首先要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在说什么。作为一个艺术家,你的作品应该有多方位效应,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多种因素即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性。如何表现自己的思想?近些年来我看到大自然的变化,看到人类和自然关系的转变。无论政治、经济实质都是在掠夺大自然中的资源。疯狂地开采、破坏着自然中的平衡。相信每个人都能感知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馈赠,然而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这就是我

  创作“自然城市”这一系列作品的思考。

韩中人 / Johnny Han (b.1962)

自然·城市

120x80cm

2015年


  多巴 / Cristobal Ortega

  1970年生于 西班牙马拉加市

  在北京和马拉加两座城市间生活和创作

  他曾在塞维利亚大学学习建筑,90 年代开始致力于专业绘画

  2009 年,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的举办一次展览之后,决定在中国定居

  多巴目前生活在中国宋庄。如果只看多巴的画而不认识他的人,你很难想象他是西方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绘画作品里,透出一种神秘空灵的东西,这种趣味来源于东方的原始审美经验。我惊叹于多巴把一切触手不可及的幻觉紧紧抓住并表达出来,他的创造力就像他的意志一样自由,展开自己的翅膀在艺术的天地中飞翔。为了达到丰富和多层次的绘画效果,多巴处心积虑地研究绘画的媒介、材质。譬如先从画布的后面画,再回来正面加强或根据画面的效果需要决定是否在画面上绷上一层薄纱布,然后再画和调整,从而显现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形式感,使绘画的丰富性得以用绘画语言来表达。

  很明显,多巴试图运用他的情感和自然的概念融汇起来,把情感的内倾和自然的外倾,“二变为一”。多巴的绘画让我想到,在不可见的世界背后,是否还会有另一个世界?在意义的艺术之外,是否存在着语言的艺术?艺术意象的后面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原始意象?

  ——摘自陈蒙《4HM:东飘西徙的艺术之花》

Cristóbal Ortega / 多巴 (b.1970)

sud-venusiana

150x150cm


  董剑霜 / Jenny Dong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布鲁塞尔大学法学院,荷兰鹿特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写实油画进修班深造

  曾就职于荷兰商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及恒生银行

  自 2006 年起从事艺术创作,现居北京

  自述:

  我推崇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绘画和文学作品。那些关乎人性、情感的东西。它们是人类永恒的元素,亘古不变的。

  我从古老的文化中吸取养分,从原始的岩画,希腊神话,埃及和古罗马壁画中吸取创作的灵感。我喜爱湿壁画那种剥落的斑驳,它折射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既然是架上绘画,我是讲究画面结构,形式,笔触上的和谐,矛盾,冲突等的整体调配和把握,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矛盾统一。

  目前,我在慢慢的做减法。我读老子的东西,体悟那种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大美天

  成的高古境界,并把这些融进我的作品中。

董剑霜 / Jenny Dong

过滤时光

50x40cm

布面油画

2017


  陈蒙 / Chen Meng

  1977年生于广东

  艺术家、策展人、艺评人,现居北京

  PINKI《陈蒙闲话》专栏作者、PINKI品伊国际艺术馆艺术总监

  泉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

  自述:

  人们总是说,我的作品过于神秘,庄重、沉痛、哀伤、弥漫着恐怖的气氛,表现手法死板又生硬,既粗暴又缺乏诗意,我知道我展示出痛苦的迹象和对人类内心深处的了解。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忠于内心的情感是艺术家直觉的永恒主题。别人是如何认为,我管不着。我只试图从自我建构的图像中看到自己,自行表达形成自己的史诗和悲剧的诗意。

  美当然不只是应当被创造出来思想空洞的东西,而是人类精神的内核的强力诉求,不是虚构而是事实,或者说是揭示:一个永恒的,超验的事实。艺术家赤裸裸的揭露出他的世界,展现出美学和情感冲击力,是想让人相信它和从中得到启发。

陈蒙 / Chen Meng (b.1977)

以贾科梅蒂的名义-3

纸本丙烯

30x21cm

2017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